2025年4月17日下午上海市尚文中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组织见习教师以“践行教育家精神,争做‘四有’好老师”为主题进行征文交流活动,本次活动由基地负责人郑洁老师主持。学员们分别交流自己的征文,有的关注双新背景下的核心素养的培育,有的聚焦班级育人过程中的智慧方法。
崔涵老师进行了《唤醒沉睡的语言星火——教育家精神下的英语学习转化实践》为题的交流,讲述了面对厌学、孤僻的小宇,她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用爱心与创新教学点燃其英语热情。
吴施怡老师进行了《以教育家精神为帆,在“双新”浪潮中锚定育人航向》为题的交流,讲述了教育家精神的核心之一便是科学求真,这也是师德的基石,她针对双新的浪潮,积极探索八年级老教材的新设计,让知识能够在学生生活中发挥作用。
陆云峰老师进行了《深耕科学创新教育,传承教育家精神》为题的交流,讲述了注重实践探究,创新教学方法,激发科学兴趣。他认为科学教育不应局限于书面教材,而应注重实践验证与探究活动。
吉钰雯老师讲述了基于班主任工作,联系本学期开展的防欺凌主题班会课,以“用专业与温度,为学生筑起道德的堤坝,点燃向善的明灯”为主题撰写此篇正文。师德师风体现为教育的专业性,需要通过传递爱与正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的专业能力正是师德最坚实的根基。师风的温度体现在“看见每一个灵魂”。
沈彦妍老师以《教育家精神在初中语文革命文化中的有机融入》为题进行交流,引入双新背景下,革命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中的体现。接着重点以七年级下册课文《驿路梨花》为案例,从课堂设计和活动实践两个角度,进一步展示了教育家精神在教学中的实践。最后总结教育家精神主旨,坚守育人初心,努力践行发扬教育家精神。
薛盛誉老师讲述了以一堂英语阅读课为案例,生动展现了如何通过寓言教学实现语言学习与人文素养的双重提升。三大亮点尤为突出:巧用寓言架桥梁;分层设计促深度;学科育人显温度,结合青春期心理,用孔雀的自卑与觉醒呼应学生成长困惑,真正践行“教育唤醒心灵”的理念。
践行教育家精神,争做 “四有” 好老师,不仅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教育之路,道阻且长,这些年轻的教师们始终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以赤诚之心,在教育的沃土上辛勤耕耘。他们用理想信念照亮学生前行的方向,用扎实学识传授知识的力量,用仁爱之心温暖学生的心灵,用道德情操为学生树立榜样。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教育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更多的学生将在他们的引领下,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