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和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助推义务教育“双新”理念的实施,上海市尚文中学以“践行‘双新’教学理念,探索育人方式变革”为主题,开展第四届学术节活动。本次活动以“育人方式变革”为切入点,开展课堂研究与主题论坛,有效促进尚文教师教学专业能力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
11月,上海市尚文中学正式拉开了学术月的帷幕,本次学术月校本课程教研组聚焦项目化学习,旨在通过一系列教学展示与论坛研讨活动,深度探索“项目化学习,让学习自然发生”的核心理念。
项目化学习课堂展示:乔家路的前世今生
11月22日,刘璐老师以“乔家路的前世今生”为课题,呈现了一堂展示课。作为校本课程《映像黄浦》中的一个项目,老师带领学生完成了前期对乔家路的实地探访,这节展示课是该项目的第二环节。在信息化教室的助力下,刘老师巧妙运用问题导向教学法,引领学生穿梭于乔家路街区的历史长廊,挖掘其背后的文化故事。通过AI技术的运用,不仅让乔家路的未来愿景跃然眼前,更激发了学生们作为文化保护者与传承人的使命感,让历史学习在创新探究中自然流淌。
项目化学习深度研讨:源于真实情境的体验式学习
11月26日,尚文中学校本课程教研组再次集结,围绕项目化学习展开教学研讨。本次活动由教研组长庄琪老师主持,刘璐、陈晨、马书臻三位教师各抒己见,分享了他们在项目化学习实践中的宝贵经验。
校本课程《映像黄浦》之“申城烟火情”实施示例
刘璐老师以《项目化学习:让历史学习自然融入日常情境》为题,详细阐述了她在展示课中的设计思路与实践探索。学生在实地探访了乔家路之后,生成了很多真实的问题,老师通过跨学科整合与问题驱动策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并解决实际问题,借助AI绘图技术,学生们将他们的想象转化为具体的图像,在课堂上生动地展示了乔家路的历史变迁、现状以及未来愿景。结合AI技术与历史文化资源,让学生在历史学习的海洋中自由遨游,实现了核心素养与创造力的双重提升。
校本课程《走近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设计思考
陈晨老师做了《利用校本课程打造学生探索实践的多彩舞台》的主题分享,她聚焦于场馆学习这一学习模式,介绍了自己在《走近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这一校本课程的研发和实践中的诸多思考。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真实教育场景,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型教育生态。
- 进行主题性、综合性、跨学科的课程设计,加强不同学科课程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培养综合素养
- 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从实际生活出发展开探索与实践,培养社会责任感
- 利用校外场馆的实物资源,通过新颖的形式呈现知识的形成、原理及运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校本课程《心灵驿站》项目学习教学策略
在心理学科领域,马书臻老师以《心田耕耘:项目化学习下的自然学习之道》为题,分享了她的独到见解。她认为,教育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美好世界,通过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思考、讨论、分析、尝试与反思,从而激发潜能,让学习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
- 项目化学习流程是:学生从示范样例开始,中间加入情境模拟(问题),最后则以解决新问题结束
- 采用多样化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动力,项目化学习“越参与,学习能力就越强”
- 创造情境性和社会性的学习环境让学习自然发生
教研组长庄琪老师在总结发言中强调,项目化学习以其自主自为的学习环境、分工协作的探究过程及素养导向的学习评价,正逐步改变着师生的角色定位,并孕育出一种独特的课堂文化。在这种文化中,学生的学习不再受传统框架束缚,而是自然而然地发生,核心素养得以真正落地与提升。
此次教学研讨活动不仅为尚文中学校本课程教研组的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也为项目化学习在课程教学中的深入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与理论启示。展望未来,尚文中学校本课程教研组的教师们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与实践勇气,不断探索项目化学习的新路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更多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