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以项目研究为载体 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来源:上海市尚文中学   发布人:张巾宏   发布日期:2023-08-30      浏览人数:

8月28日下午,尚文中学开展了“基于创新素养培育的跨学科主题教学”校本培训活动,会议由科研室主任梅守真老师主持。

首先梅老师对学校承担的区综合改革项目“基于创新素养培育的初中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路径”做了深入地解读。从项目研究的背景、研究目标和内容、项目研究的创新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强调了项目研究的价值和实践意义;对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中对于“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要求进行了解读,分析了目前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面临的挑战。并回顾了项目研究的主要进展以及对后期研究工作的思考。

接着学校项目组五位老师分别就自己的跨学科主题设计究案例作了汇报。

黄璐瑶老师以“纪实之笔汇闪耀红星——以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跨学科设计为例”为题,围绕“在历史长流中,‘红色中国’在纪实性作品中的人文、社会价值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一本质问题展开教学设计,综合历史、地理、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将红色故事的形象性与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相整合,其艺术性与语文教学的审美性融为一体的语文课堂,更有助于学生高效学习。

郑洁老师以“从‘零’开始,从‘新’出发”为题,通过区域平台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经历,以项目《设计和破解密室逃脱密码》为例,将项目化学习与跨学科学习两者相融合的过程,在设计和实施中,关注知识形成、学生活动、成果形式、核心素养培育、跨学科内容融入等多个方面,并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助力自己和团队的专业发展。

冯文娟老师以“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依据课标和教材《Dragon Boat Festival》内容,从相关学科涉及的核心知识、关键概念和能力,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任务和方法,实施过程,效果评价这四个方面做了案例分享。将英语语言学习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美术、历史等其他相关课程融合起来,开展跨学科融合学习,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提升美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素养,树立家国情怀。

李晓骏老师以“风力发电”为主题,通过制作小型风力发电机模型,结合探究影响风力发电效能的因素,结合信息科技以及地理学科学素养,引导学生从收集的各项证据中,分析得出目前我国风电建设项目的分布特点和相应的优缺点,并能结合影响小型风力发电机模型发电效能的因素,从跨学科角度分析风电建设项目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阐释自己的观点。

林艳老师以“黄浦印象 追寻红色印记”为主题,在深入研读课标的基础上,基于黄浦区拥有大量红色场馆资源,设计了多个场馆的跨学科学习活动,融合历史、地理、艺术、劳技等课程,通过制作电子导览图、拍摄纪录片、设计并制作微景观等形式赋予该项目创新的时代特色,学生用行走致敬信仰,用脚步践行誓言,感受红色基因的传承,成为红色黄浦的传播者。

跨学科主题设计与实施是新课标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能力。我校以此项目研究为载体,组织教师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以研究引领实践,以项目推进方式来切实提升教师的跨学科设计和实施能力,从而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