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和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助推义务教育“双新”理念的实施,上海市尚文中学以“践行‘双新’教学理念,探索育人方式变革”为主题,开展第四届学术节活动。本次活动以“育人方式变革”为切入点,开展课堂研究与主题论坛,有效促进尚文教师教学专业能力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
12月6日,体育组以“双新背景下一体化创设体能课堂”为主题,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与主题论坛,促进尚文中学体育教师教学专业能力与水平的不断提升,持续推进课程改革。本次活动特邀黄浦区初中体育教研员施峻峰老师和黄锡明老师参与指导,并邀请了黄浦区初中体育中心组黄琳老师与兄弟学校的体育教师共同参与。
教学展示
在课堂教学环节,施佳琦老师开展了“锻造敏锐反应、强化灵动体能——反应能力、灵敏性与速度”课程展示,将体能与专项运动技能相结合,注重“学、练、赛、评”一体化,从而提升学生体能水平,并且能将所学练的体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为专项运动技能奠定扎实的体能基础。
本课中,教师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把教学内容融入到生活实际中,激发学习动力;通过多种器材的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了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成效;运用运动手环数智赋能,及时了解学生在运动中的体能数据,及时调整训练强度,开展个性化教学。通过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课后研讨
课后研讨环节,上海市尚文中学谢慧芳校长向参与本次活动的专家、老师们介绍了我校的体育工作。上课教师施佳琦老师交流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并对课堂教学进行即时反思,重点从教、学、练、赛、评五个方面进行了交流,之后分别由参与本次活动的老师们对本节课做了点评。最后由施峻峰和王锡明老师对本节课作了总结性点评。
专家们对施佳琦老师的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教研员施峻峰老师指出,老师门在备课时一定要充分理解体能的含义,把握好体能课与体能练习的本质区别,在体能课上必须体现课堂教学要素,体现学练赛评的一体化教学,施佳琦老师的教学设计就体现了这一特征,为新教材的教学实施做了很成功的探索。
微论坛交流
结合教学展示,体育组还开展了以““双新”背景下一体化创设体能课堂”为主题的微论坛,交流了在“双新”背景下学校体育教学的诸多探索。张建强老师从“体能一体化课堂的内涵、体能一体化课堂的实施策略、体能一体化课堂的具体实践、体能一体化课堂的意义”四个方面阐述了体能一体化课堂的研究和实践,对于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打破学科界限,实现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刘美妮老师从体育与健康新课程中的体能内容和目标出发,交流了体能一体化课堂的实施情况,探讨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提高体能水平,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体育品德。雷明俊老师认为,体能就像是专项运动技能的“加速器”和“保护伞”,能够为专项运动技能的提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保障。我们要重视体能训练在专项运动技能学习中的作用,通过科学的体能学练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体能水平,为他们学好专项运动技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次学术节活动不仅为尚文中学体育组教师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更激发了老师们对“双新”背景下教育改革的热情,同时也体现了上海市尚文中学体育教研组笃学、敬业、团结的精神。通过专家的指导,老师们更加坚定了投入体育学科教学改革的信心,相信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之下,我校学生的体育素养将得到更大的提升。